为切实改善辖区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大十字街道和谐社区聚焦群众关切,全面开展“两清两治”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多元共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党建引领,“三加联动”凝聚治理合力。以“社区+党员+志愿者”三级联动模式为核心,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络。网格化包干,将辖区划分为5个责任区,由社区居委、干部担任责任人,下属43个网格,由社区工作者担任网格长,吸纳党员骨干、居民志愿者担任网格员,建立“每日巡查、问题即报、限时整改”机制。设立“党员责任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带头清理背街小巷、清理野广告,组建“夜间巡逻队”“青年突击队”等志愿队伍,开展文明劝导、环境整治。截至目前,累计解决难点问题36处,开展环境整治活动30场次,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
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破解顽瘴痼疾。坚持问题导向与源头治理相结合,确保整治见实效、管长远。全面摸排整改,通过“居民自查+网格排查”双线推进,建立动态问题台账,分类制定整改方案。同时,增加垃圾桶等设施设备,便利居民生活生产。截至目前,累计清理楼道杂物堆点22处,排查违规搭建14处,疏通污水管网50余米,增设垃圾分类桶5个、规范垃圾投放点2处,修缮破损排水沟渠1条,安装“禁止乱倒”警示牌4块。
长效管理,“常态机制”巩固整治成果。每月开展“回头看”检查,将整治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宣传引导长效化,通过小区活动宣传、宣传栏公示、入户宣讲等形式,持续普及环保法规。联合街道部门建立“问题台账+应急响应”处理机制,对接市级部门及时解决困难,从源头减少问题反弹。截至目前,社区环境投诉量明显下降,垃圾分类普及率提高,污水溢流问题实现“动态清零”。
下一步,和谐社区将持续深化“两清两治”专项行动成果,探索深化“红管家”管理手段,推动人居环境从“短期治标”向“长效治本”转变。
通讯员:杨胜龙
一审:林泽霞
二审: 蒋运花
三审:宋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