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在凯里市舟溪镇情郎村的楠木林下,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协商会”。这个被誉为“金丝楠木之乡”的苗族村寨不仅有古楠木群守护的传奇故事,更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探索出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情郎村拥有令人艳羡的自然资源。域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2%,金丝楠木古树群尤为珍贵,42株胸径在36至118厘米的楠木,树龄跨度从50年到600年不等。川洞天生桥、长岭岗、凉风洞溶洞等独特景观,为村子增添了无穷魅力。而关于情郎村的传说,情郎名称的由来等,更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浪漫的面纱,吸引着游客前来探寻。
当天,在舟溪镇政协委员联络委组织召开的情郎村环境卫生管理促文旅发展“院坝协商”现场会上,71岁的退伍老兵李聚书率先表态:“村里发展需要每个人出力,我虽然年纪大了,但可以带头搞好卫生,监督不文明行为?!?/font>
嫁入情郎村 40余年的潘昌珍指着不远处几栋隐于绿树间的吊脚楼说:“今年五一村里的6栋民宿天天爆满,游客夸这里是宝藏打卡地!”
“我们还可以发动更多有条件的乡亲改建民宿,扩大接待规模?!?/font>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房前屋后卫生、私搭乱建拆除、公共区域环境和提高群众爱护环境卫生意识等问题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参会的政协委员们则认真地逐条记录着乡亲们的意见和看法,以便会后梳理、研判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这样的协商会开到村民心坎里,成果也显而易见。”村支书李英臣介绍道,情郎村楠木古树群落观赏、高山民宿打卡、苗族蜡染、织布展示、鱼虾捕捉体验的多元化乡村旅游模式逐步形成。
漫步情郎村,硬化步道蜿蜒至家家户户,木质吊脚楼改建精品民宿与楠木古树相映成趣,绿树围绕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近年来启动的“村寨靓化行动”中,村民投工投劳建成62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500平方米的花卉景观带、硬化便民步道 7500米。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下,林下养殖的“跑山鸡”项目初具规模。
站在情郎村的长岭岗上俯瞰,金丝楠木郁郁葱葱,蓝莓园丰收在望,木鼓场传来阵阵欢歌。这座古寨正以协商共治为笔,以生态文化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浓墨重彩的篇章。
凯里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娟
一审:林泽霞
二审: 蒋运花
三审:宋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