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舟溪镇屯上村以殡葬改革为有力抓手,成功破除丧葬旧俗中的攀比陋习,切实减轻村民负担,有力促进邻里和谐,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和美新画卷。
曾经,伴随着凯里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屯上村迎来了征地拆迁的契机。一笔笔补偿款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土地,村民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务工收入日益可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然而,物质生活的富足却如同一把双刃剑,让原本承载着温情与敬意的丧葬旧俗悄然“变味”。
自2005年起,丧葬攀比之风在屯上村悄然兴起,且愈演愈烈。殡葬费用如脱缰野马,从最初的数万元一路飙升,最高时竟达十余万元,不少家庭因此背负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外嫁姑妈抬猪奔丧这一传统习俗,本是亲情与孝道的体现,却在攀比之风的裹挟下变了味。猪的数量越来越多,曾有一户人家竟收到十余头猪,根本无法消耗,只能求助村委会进行冷冻处理。丧事中发放的物品也从手绢升级到毛巾、浴巾,种类繁多却大多沦为浪费的“牺牲品”,以往丧事发的毛巾常被随意丢弃在山上,无人问津。改革前,每个姑妈要花费万余元回家办丧,还要购置猪、毛巾、零食、香烟和酒等一大堆物品,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让村民们苦不堪言。
面对攀比之风带来的种种弊端,屯上村村委会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主动作为,毅然扛起了殡葬改革的大旗。2021年,村委会通过广播、宣传栏、村民大会等多种渠道,大力倡导节俭办丧的新风尚,向村民深入宣传攀比之风的危害,呼吁大家摒弃陋习,回归丧葬习俗的本真。然而,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部分村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改革存在抵触情绪。但村委会并未因此气馁,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和坚定的决心,深入群众家中,与村民促膝长谈,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
2022年5月,村里召开了群众大会,将殡葬改革正式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嵘?,村民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庄重。村委会认真倾听每一位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改革方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力求做到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贴合村民的实际需求。2023年3月12日,凝聚着众人智慧的殡葬改革规定正式公布,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屯上村破除旧俗的希望之路。
屯上村村委会经过反复斟酌,制定出《屯上村民组丧事改革方案》,将简化流程、厉行节约等要求细化为8条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按照省州市对遏制殡葬大操大办、减轻群众负担的工作要求,屯上村民组果断取消毛巾、围巾等非必要物品发放以及撒糖果等传统环节,推行香烟散装自取制度,每人每次限取一支,有效避免了“抓一把”式的浪费行为,单场丧事物资成本大幅降低。
今年六十六岁的王锡恩老人是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改革前,他办理父亲丧事时,花费高达七万多元,其中仅香烟一项就用了六十条,场面既铺张又浪费。而改革后,母亲过世仅花费四万五千元,香烟也减少到三十条,仅烟一项就节约了两三千元。王锡恩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感慨地说:“改革后村委会不再让发糖发手绢,避免了浪费,以前发的毛巾到处乱扔,现在大家都珍惜了。我坚决支持和拥护殡葬改革,全村人也和我一样,都打心眼里拥护!”
从村庄整体发展来看,改革促进了邻里和谐,凝聚了发展合力。2023年,村里邻里纠纷明显减少,曾经那些因丧事攀比而产生的矛盾和隔阂,在改革的春风中渐渐消散。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再也听不到争吵声,取而代之的是村民们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欢声笑语。建房屋的七户村民更是展现出高风亮节,都自觉往后面退0.5米,让村里的马路变得更加宽阔平坦,消防通道更加畅通无阻,运输车辆也能在村里自由穿梭,为村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攀比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后,村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互助合作中,通过集体互助活动,累计解决群众急难问题10余件,矛盾纠纷同比下降60%,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乡风民风持续向好。公共设施使用规范化后,水电损耗减少30%,餐具损坏率下降80%,在殡葬活动中实现了资源节约,集体资产得到更好维护。通过村民共商共议制定规则,民主管理意识深入人心,村民自治能力显著提升。
自2023年至今,村里共支持村民办了13起丧事,节约姑妈资金31万2千元,节约村民资金32万五千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村民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是殡葬改革取得成功的有力见证。
此外,殡葬改革还为村庄文化活动注入了新的内涵,让传统习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2024年正月初五,村里第一次举办姑妈回娘家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乡情?;疃?,村委会巧妙地将殡葬改革与敬老孝亲活动相结合,让姑妈们给老人们交流谈心、洗脸梳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姑妈们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温暖,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如今,屯上村的殡葬改革成效显著,破除了丧葬旧俗中的攀比陋习,减轻了村民负担,促进了邻里和谐,凝聚了发展合力。屯上村正以崭新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凯里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阚夕芷田
一审:林泽霞
二审: 蒋运花
三审:宋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