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教师,自1984年参加工作,就承担起弟弟近十年的全部学费。为了方便照顾多病的岳父和精神失常的岳母,他把老人接到当时只有三十多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和家人一起生活。十多年来,他不厌其烦地经常给岳父岳母刮痧、拔火罐,进行护理治疗。岳父病重期间不能动弹,就为岳父端屎端尿、擦身洗澡、喂水喂饭。现岳母又因脑梗塞成了半边瘫,但他丝毫不嫌弃,一如既往无微不至地照料着老人。弟、妹的孩子因父母外出打工成了留守儿童,他就把孩子们接到自己家中一起照顾,如今他的家已成了一个有十口人的大家庭。“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 这是他恪守的格言,并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真正含义。
详细内容田明江,男,198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武警黔东南州凯里市消防大队环城东路中队副中队长。吃大苦,耐大劳,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无论是危急时刻救人于危难之中,还是困难时候助人于窘境时刻,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在血与火、生与死的危急关头谱写了一首动人的奉献曲、爱民歌。2013年10月荣登“中国好人榜”,2014年被评为黔东南州“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详细内容周明兴,男,1974年5月生,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盘龙社区共和六组村民,2012年来到凯里市务工。周明兴同志在与正在实施盗窃行为的犯罪嫌疑人搏斗中被犯罪嫌疑人用尖刀刺中腹部,因大动脉被刺伤流血过多,当场身亡。2015年12月,被追授为凯里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详细内容她是一位悲苦的女人。失去丈夫和女儿的单身母亲,抚育着一个患地中海贫血的14岁儿子。她是一位坚强的女人。靠自己的努力工作,努力医治孩子的疾病,15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医院、家里、单位,从来没有间断的忙碌着,只要可以医治孩子再苦再累她都可以坚持。她是一位有大爱的女人。她志愿成为广西百色市地中海式贫血协会义工,宣传沟通、资料收集、档案管理,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默默地奉献。
详细内容杨欢,女,1985年2月出生,黔东南州天使聋儿语言康复中心教师。一个普通的80后女孩,却从事着大多数人望而却步的残疾儿童康复工作。2008年她结识了赵小平老师,他们共同开办了凯里地区首家聋儿语训机构。在开始办学的几年时间里,学生少,收费低,经费严重不足,她又当老师,又做保育员,每天从早忙到晚。她不厌其烦地一个个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做饭。一个字母、一个词语的发音她都要教上几十遍,上百遍。自2010年建立康复班以来,康复中心已培养了40多名不同年龄段听力残疾儿童,如今他们有的在读小学,有的已回归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她默默地在这片无声世界里奉献青春,用自己的爱给予孩子们无穷的力量。
详细内容性格直爽、热情乐观的沈钊荣,上任10多年以来,立足社区这个“舞台”,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激情和汗水追逐梦想,在平凡的岗位演绎精彩人生,被社区干部居民亲切地成为“小巷总理”?!熬用穹褚欢ㄒ有〈ψ銎穑嘧鲂∈?、实事,用心做事。一句话、一件事,过心和不过心不一样,用情没用情也不一样……”湾溪街道清水江社区党工委书记沈钊荣的工作笔记这样写道。
详细内容“青鸟助学会”始建于2011年12月,是一个自发组建的民间社会团体,非营利社会组织,2014年4月份正式注册成立,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唯一一家正式注册的民间助学公益社团。成员主要由志愿者组成,他们志愿助力乡村教育公益事业,目前主要活动范围为黔东南州地区。四年来,“青鸟助学会”发起爱心活动100余次,帮助2000余人,捐资达60万余元,为学校、学生捐助的物、款折合超过百余万元?!扒嗄裰Щ帷泵挥行姓?,每次助学活动中,所产生的车油费、过路费、生活费和住宿费全部由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们AA分摊,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都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时间、爱心与金钱。
详细内容他不计报酬,不图名利,多次义务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以自身自强不息的事迹激励学生们要向一切困难挑战。身为黔东南州和凯里市盲人协会主席的潘怒江,没有一分钱的办公经费,没有一分钱的工资报酬,六年来,他却默默地服务于凯里地区盲人朋友们的工作中,他为盲人朋友们解决了许多工作、生活难题。2011年,潘怒江创办了“毅立轩”书斋,学员中,有失去双腿的残疾小女孩丁莹,有父亲是重度残疾的杨慧等多名同学。对于家庭生活条件困难的学生,从入学至今,潘怒江从没收取他们的任何费用,并承诺,只要他们愿意学习,他都将不计报酬地指导下去。贵州电视台、黔东南电视台、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青年时代》、《中国残疾人》、《中国文艺家》等十余家新闻媒体对其事迹均报道过。
详细内容作为一名下岗工人,她凭借苗侗蜡染技艺,将民族风俗文化艺术放飞于市场经济大潮,用诚信完成一份份定单,用诚信善待每一位员工。以勤劳获得生存,以诚信取得发展,用民风艺苑书写了人生华美的篇章。
详细内容焦邦中,男,1989年3月出生,是一名听障和言语残疾人,却靠着自己的努力创办了黔东南鑫金自助洗车场,是贵州省第一家自助洗车场。历时近两年,焦邦中的自助洗车场已经发展到了三个店,始终保持5元的优惠价格,不提价,不宰客。除了收费低,服务优质也是焦邦中自助洗车场的特别亮点。焦邦中艰苦创业、诚实守信的精神在凯里被传为佳话,2015年,凯里市残疾人联合会将其列为了全市“残疾人创业示范户”。
详细内容何力,男,28岁,中共党员,武警中尉警衔,贵州省黔东南州公安消防支队凯里市大队清江路中队中队长。何力自2006年入伍10年来,危急关头勇于向先,面对生死敢于挺身,共参加灭火700余次,抢险救援300余次,营救群众170余人,参加为民服务活动200余次。何力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6次。先后被评为全 省消防部队基层优秀指挥员、黔东南州消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
详细内容参加工作十八年来,李玉兰从三穗电信公司机务员、机务班长、营销部主任,到凯里市分公司营业班班长、营销部主任,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她始终保持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从参加工作那一天起,她就把自己的根深深植入中国电信的土壤,十几年如一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用言行和表率践行“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理念,和中国电信“大家庭”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她总是怀着感恩、感情和责任对待工作,她深知:高度的责任心,是干好工作的根本;只有对工作充满感情,才会取得丰硕的回报。
详细内容凯里市龙井区10栋有位92岁高龄老人叫高声美,虽膝下无儿无女、孤身度日,但认识她的人无不知道老人晚年得以安享、生活无忧。因为,老人的身边,有一位三十年如一日陪伴、人人竖姆指称赞、毫无血缘关系的“亲人”—柴晓梅,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普通的药剂师。二十多年来,柴晓梅时常带着家人去帮老人做家务、陪她说话、拉家常,给老人医病,让老人愉快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老人喜欢吃水果,柴晓梅时常给她买些新鲜水果送去。逢年过节,还买新衣服、牛奶鸡蛋看望她。因为工作繁忙,来不及时柴晓梅就把老人的脏衣、脏被索性打一大包,背回家洗好烘干,再给她送去。老人逢人便说:“柴晓梅就像我的亲闺女,这辈子多亏有她照顾,真不知道我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哦!” 柴晓梅的善举,让孤寡老人髙声美享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朴实的真情。
详细内容文胜凤老师自幼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就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让她从小立志要靠自己去改变现有的生活模式。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在1999年她也顺利的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觉悟继续服务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她的教育生涯过程中,农村的生活贫困,留守儿童,空穴老人,时刻席卷着她那颗向善的心灵。在2008年参加一次汶川地震募捐活动中,她主动加入了一个民间公益群体“缘聚凯城”,在漫漫爱心贡献的旅程里,在很多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的荐领下她又加入了“青鸟助学会”,并负责黔东南州的相关对接工作。多年的公益路上,她却以一个凡人善举,牵动着社会力量与贫困群体距离。据了解,文胜凤老师从2008年开始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来,通过她的努力,聚集社会力量参加多次公益活动,募集善款30余万元,帮扶社会贫困群体1000余人次。在爱心贡献路上,她和她的同伴们践行着党和人民的托付,让爱传递,让心温暖每一个角落。
详细内容